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更独立负责!
添加时间:2018-11-02 17:09:36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做,觉得“完事我还得收拾,还不如我直接干了呢”。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被培养出了一种意识:“反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做,我不用动手也没关系!”

 
结果,等孩子长大了,家长开始要求孩子自己动手的时候,就开始了一场亲子间的新拉锯战。
 
说到底,这种拉锯战,责任还在于父母没有放松让孩子自己去动手。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自己动手呢?


 
 
1.有意识地去交给孩子一些任务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渐去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做。在做之前,我们还要提出一定的要求,鼓励孩子去认真完成每一件事情。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在言语上给予一定的指导,但是千万不可以去代替他们完成,要让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事情。


 
2.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强,什么事情都想要去做一下或者试一试,但是往往随意性又会很强,做起事来又总是虎头蛇尾或者是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即便是很小的一件事,爸爸妈妈也要去检查、督促以及对事情的结果进行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如果孩子没有做好,那么我们不妨说:"孩子,妈妈知道你的能力有多强,这件事的确有难度,可是如果挑战一下,就一定会做好!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是敢于挑战的!难道,你不愿意做一个战胜一切的小英雄吗?
"


 
3.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

对于那些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地让他们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以及难处,然后提出一些问题,从而引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最终勇敢地去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带着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单位。我们要让他们感受一下真实的生活,然后问他:"如果让你一个人处理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办?这些工作很多,但是为了家庭的责任,爸爸妈妈必须承担。你是家庭里重要的一分子,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你才是家里的顶梁柱!"这样的语言,必然会引导孩子去思索,从而改变身上的不良习惯,让孩子更加专注。


4.培养孩子关心他人

父母应该从小就教导孩子去关心别人,善待别人,这也是培养孩子对社会责任心的基础要求。例如,可以要求孩子去主动关心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在父母生病的时候,让孩子学着去照顾父母。另外,让孩子记住父母的生日,鼓励孩子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上一份生日礼物。


5.让孩子信守诺言

要想让孩子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就应该给孩子做出遵守诺言的榜样,不管做出什么样的许诺,都要尽全力去实现,即便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实现,也要向孩子说明缘由。告诉孩子不要随意许下承诺,如果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去遵守。另外,还要积极支持孩子去参加学校的一些公益活动和集体劳动,以便培养孩子对集体的责任心。
 

 
除此以外,家长们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还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让孩子在家庭的岗位上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例如,倒一次垃圾和洗一块手帕都要相应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在失言的时候就应该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走出自我的中心,强化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责任心。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让孩子能够在遇到挫折时努力,在出错的时候承担责任,也因此,做事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不推卸责任。

金色雨林测评:
“金色雨林的测评系统是针对3-14岁儿童研发的,实验结果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心身健康联合促进实验室论证具有科学性。该系统由家长报告、学生测评、测评师观察三部分组成,在大数据库和科学计算方法的支持下,生成详尽测评报告,定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成为智能配课系统为孩子定制专属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帮您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