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会对孩子说“别哭了”,会说这4句话才对孩子好
添加时间:2018-11-10 11:53:16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情景,孩子因为一些原因大哭大闹,爸妈则在一旁冷着脸还边大声训斥
可是孩子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反而会哭得更厉害。
孩子为什么会哭?
因为 TA正在学习如何驾驭世界,但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的,所以会感到疲倦、不堪重负和时常沮丧。
很多妈妈说,道理我都懂,一天几次,可能还应付得来,但是在多次爆发之后,耐心耗尽,你只想让一切停止,立刻、马上!
当你试图通过大喊“别哭了”来消除或减少孩子的情绪感受时,只会带来更大的崩溃,这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也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困难。
因为如果孩子没有与你建立联系的感觉,没有得到安全感和理解感,他们就会继续努力,希望得到你更多的支持……
这意味着更多的哭泣和发脾气。
随着孩子年龄的发展,他们将学会如何以一种更能被社会接受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情绪,但是对于他们现在的发展水平来说,哭是完全 “合适”的。
但,前者会让孩子养成屈服权威的性子,后者孩子有被忽略的感觉。
其实,还有第三个选项!既不会宠坏孩子,也不用孤立孩子。
那就是用积极的措辞给娃同理心。这个选项是父母掌握主动权、改变游戏规则的转换器。
孩子不会平白无故的哭闹,但是很多父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不是安抚孩子而是一个劲的让孩子别哭,这样会让孩子更加委屈。不如先安抚孩子,让孩子哭完,发泄完情绪,接下来在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天大的事情父母给你顶着,有了这么一句话,不管孩子哭的多凶,都会慢慢的平静下来。因为父母的这句话给了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让孩子觉得很安心。
既然事出有因,孩子哭肯定是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好或者是做不到,这时候父母能够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孩子耳濡目染,长大一定会成为有爱心的人。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也是在为孩子解压,帮助孩子宣泄情绪。所以父母不要等到孩子哭了才知道和孩子交流,交流要做到前面,这样孩子才会快乐多一点,哭泣少一点。
很多父母都不喜欢听孩子哭,甚至一听到孩子哭就会觉得烦躁,所以只会跟孩子说“别哭了!别哭了!”而且很多父母并不善言辞,所以上面的话也说不出来。
金色雨林测评:
“金色雨林的测评系统是针对3-14岁儿童研发的,实验结果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心身健康联合促进实验室论证具有科学性。该系统由家长报告、学生测评、测评师观察三部分组成,在大数据库和科学计算方法的支持下,生成详尽测评报告,定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成为智能配课系统为孩子定制专属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帮您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