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情商高的孩子,主要看这6点!
添加时间:2018-11-15 16:22:40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人人都希望家中有个聪明、善解人意的“小甜心”,但孩子的情感力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自己首先做好榜样,孩子的情商培养主要有以下6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如果说智商决定了一个人的方向,那么情商就决定了这个人能在这个方向走多远。
 

很多家长们也意识到:
 
 
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
 
而拥有较高的情商的话,
 
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以后到了社会上,才能应对
 
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高负荷的工作。


 
到底怎样才算是情商高呢?
 
 
其实很多家长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能说会道”“嘴皮子溜”“吃得开”就算是情商高。
 
 
但实际上,情商没有这么片面,它最常用的全名是“情绪商数”,更倾向于衡量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可以理解为:
 
 
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并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它包括独立性、同理心、责任心、自信心、自律等好多方面。
 
 
真正的高情商,更像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修为、涵养。
 
 
这样的人,有良好的心理自愈能力,虽然也会因为学习、生活的琐事而或喜或悲,但也总能及时自我调整,不在怨天尤人的悲观情绪里消磨自己,尽快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感觉很舒服、很宽松。即便你们并不是交往多年的老友,但你总感觉他很亲切,能尊重你、理解你,有时诚心诚意地为你操心一些小事。(此时此刻,你脑海里肯定浮现了某个人的面容)。

而嘴皮子利索、爱抖小机灵、总能在聊天中占点便宜,这最多叫为人处世的圆滑,跟真正的情商不算一回事。
 
所以,家长们在培养孩子情商时,方向可不要错了。
 
父母在情商培养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并且是最重要的那位老师。
培养孩子高情商,注意这六点:
 
 
01
多赞美别人
 
 
有句话说的好,“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一个 “嘴甜”懂得恰当赞美别人的孩子,总会让人心生欢喜,乐得与之亲近,当然也就更容易成功。
 
 
当然了,孩子能否学会好好说话,还是要靠父母的教导和点拨,因为他们是在复制、粘贴、升级父母的言行,如果要想拥有一个好好说话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好好对他们说话,并把如何好好说话展示给他们。
 

在餐厅,对服务员说谢谢。

打扰到别人,说“不好意思”。
 
不炫耀自己,不在背后责怪或抱怨他人。
 
遇到欣赏的人或事,不吝啬赞美。
遇到争执,先道歉。
 
争执时,不戳人痛处

02
不带着情绪,戳人痛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也都反感别人提及自己的忌讳。为了逞一时嘴快,故意的揭人之短,戳人痛处,不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引起对方的反感,有时可能还会招来怨恨。
 
 
小的时候有次我弟和同学小林因为一件小事吵架,我弟嘴笨吵不过,气急之下脱口而出,“你说话这么恶毒,难怪被你妈抛弃,说你是累赘。”结果小林当场就把我弟给揍了。
 

我妈知道了原因后,狠狠了批评了我弟,还拉着他去小林家道歉。
 
 
听别人说,小林的妈妈和他爸离婚时,小林想跟着妈妈生活,但是妈妈为了以后改嫁更容易些,就放弃了他的抚养权,还说带着他是个累赘。“抛弃”、“累赘”这句话一直都是小林心里的痛。
 
 
教会孩子即使在生气时也绝不戳人痛点,拿人家的缺陷和不幸来取笑,因为那样自己得不到愉悦,别人也得不到温暖。

03培养一点幽默感 

 
“如果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烧起来了,你该庆幸,还好你的口袋不是炸药库。”契科夫曾经这么幽默地安慰他的朋友。
 
 
幽默使人快乐
 
幽默使人笑
 
幽默感强的人
 
能把难过变成欢笑
 
能把失败变成动力
 
幽默总能给人很多启示
 
我们的孩子,说实话压力挺大的,读书很辛苦,但生活可以是快乐的,有一颗幽默的心,有幽默感,那一串一串的英文单字好像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嘛,那搞得人头疼的数学公式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如登天嘛。孩子能幽默起来,压力会小、成绩会好。
现在我们很多家长都是微信朋友圈的老手了,上面有不少分享的笑话,有空没空和孩子一起笑笑,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好办法,孩子总是很能记住各种笑话的。
 

笑一笑的力量有多大?


 
据分析,如果在做作业前能听到一个笑话笑一笑,就那么几秒钟就能缓解他一整晚的作业压力和复习压力!

 04
少发牢骚,少抱怨 
 
牢骚和抱怨,都是很强的负面情绪。
 
虽然表面看起来我们是在指责别人、对外发泄怨气,但实际上却点燃了自己内心的火气,让我们时刻处于一种“内耗状态”,一点点消磨掉了自己的耐心、自信和进取心。
 
许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孩子特別爱发牢骚:
 
 
他们一会儿抱怨老师故意刁难自己,不喜欢自己;
 
一会儿抱怨英语单词和数学公式特別难记;
 
一会儿又说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到晚上十一点都写不完;
 
一会儿埋怨学习环境不好、校园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父母希望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抱怨,却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则置之不理,结果孩子的牢骚更多。为此,许多家长都感到十分烦恼。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引起孩子发牢骚,父母都不应严厉斥责或者不闻不问,这样会使原本就觉得委屈的孩子心灵受到更大伤害。
 
 
正确的方法是弄清孩子爱发牢骚的原因,然后加以正确引导,逐渐改变孩子的这种心理倾向。

05
正视失败,输得起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
 
 
可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人前或是在集体活动中,一旦不如人、输于人时,他就会表现出不满,不高兴。
 

孩子的所谓挫折感、无力感大多是由后天学习得来的。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家长总会有这样的责骂:
 
 
“你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恐怕不是读书的材料!”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用这些想法去评价自己。
 
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不要揪住孩子的错处不放,也不要将焦点一味地放在结果上,重要的是孩子在此过程中肯尝试以及为此付出努力。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目的地从游戏中让她学习面对失败,让她有机会在玩乐中尝到“输”的滋味,体验“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
 
 
让孩子正视失败
 
才能让她在失败和挫折中坚强起来
不至于被失败和挫折打倒。
                                                                                             

06
愿意倾听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不过身边遇到的孩子,好好听别人说的很少。很多家长苦恼,大人说话时孩子会随意插话,更为糟糕的是对于爸爸妈妈说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怎样才让孩子能够耐心地倾听完他人讲完或做完一件事后再去提问,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打断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倾听应该是相互的,成人倾听了孩子,孩子才会倾听我们。作为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则,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尊重孩子,而不是一斥了之。
 
换言之,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会对另外一个成年人在向我们提问的时候直接生硬地拒绝。同样地,在面对孩子向我们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得把孩子当作大人同等对待。

孩子会因为被尊重了,然后才能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

孩子天生就有能力发展成
 
一个具有高度认知功能的成人
 
但他们需要时间成长
 
对孩子来说,道理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需要的是有人能够倾听他们说什么,在难受的时候能够握住一双温暖的手,有让他们感觉安全的父母,能够对父母敞开心扉。
 
 
你这样做看似放弃了对孩子“严厉”的教育手段,但却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对与错,让他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力更强,让他在成长中学会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善解人意的教导,会将孩子教导成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金色雨林测评:
“金色雨林的测评系统是针对3-14岁儿童研发的,实验结果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心身健康联合促进实验室论证具有科学性。该系统由家长报告、学生测评、测评师观察三部分组成,在大数据库和科学计算方法的支持下,生成详尽测评报告,定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成为智能配课系统为孩子定制专属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帮您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水平。”
 
点击下方链接,快来体验金色雨林免费测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