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游戏,边玩边提升孩子专注力!
添加时间:2018-11-16 17:44:26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大部分陪娃写过作业的妈妈,都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隔三差五要找个借口,做一点儿与写作业无关的事:

 
 
妈妈,我能吃一个苹果吗?妈妈,我能去喝一杯水吗?妈妈,我能玩一会儿佩奇吗?妈妈,我要尿尿了!妈妈,我身体可能不太舒服!妈妈……
 
 
说起教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妈妈有吐不完的槽,总之只要写作业,孩子总是花样百出,坐不下来。其实,很多时候是孩子的专注力不够集中!


 
一.专注力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它指一个人专心于一件事、一个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只要你细心观察一下就能发现,有些人能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学霸”学什么都快都好,其实也是因为他们比别人专注的时间更长。有了好的专注力,越能静下心来领会所要学习的内容,那么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缺乏专注力,不仅对学习知识、学习特长有影响,也会对将来的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比如,一个人如果做任何工作、做任何事都无法集中精力,那么是很难将一件事情做好,也难以取得成就。


 
二.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行为,赶快改!
 
 
其实,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专注力差异不算大,之所以会拉开差距,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很大联系。
比如:
 
当孩子在专注的玩某个玩具或者阅读书籍时,家长隔一会儿过来问“要不要吃水果”,“要不要喝水”。
 

当孩子在专注地画着时,家长一会儿指导应该这样那样画,一会儿又是赞赏又是拍照的。
 
 
当孩子在专注地研究蚂蚁搬家,而家长一直在催促着孩子快走,又或者一会儿让孩子看鸟,一会儿看落叶。
 
 
日常中,家长不经意的打断行为,其实也是对孩子专注力的破坏。
 

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天生有专注力,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
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让孩子做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有持久的专注力。
但如果三番两次地打断他们,孩子的乐趣就难以重建,专注力也会受到影响。

金色雨林注意力记忆力课,针对孩子的12项能力(听/视觉广度、听/视觉空间、听/视觉分辨、听/视觉理解、听/视觉记忆、听/视觉统合)设计了超过100种题型。同时依据孩子的测评结果,智能设定训练目标,并选取相应题库与工具进行实操训练,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增强记忆力。

5个小游戏,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要想孩子有更好地专注力,那么家长就得抓住专注力提升的黄金期,也就是03岁这个阶段,千万别错过了!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提升专注力。
 

游戏一:串珠子
 

串珠子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大小的串珠玩具。在孩子动手操作时,要给其独立练习的空间,包括思考纠错的空间。不要急于开口提醒,也不要催促或者纠错。


游戏二:收拾玩具
 
 
每个孩子对玩具都有无限的兴趣,当他们专注在玩玩具时,其实是在本能地锻炼自己的注意力。等到孩子玩完玩具后,让孩子帮忙收拾玩具,也是一个培养专注力的好机会。在收拾的过程中,教会他将所有玩具放回原位,能提高条理性和规则感。孩子有好的条理性,那么逻辑和专注力也会相应提升。
 
 
除了这些方法外,家长平时给孩子选择玩具也要多留意,可以选购益智玩具,如积木、拼图等。尤其是积木类的玩具,属于非定向的组装玩具,孩子在摆弄积木的过程,可以充分锻炼想象力、动手能力、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也可以给孩子看练习专注力的书。

 


 
游戏三:钟表训练
 
 
让孩子拿一块钟表,看它1分钟的走动,假如1分钟内注意力没离开秒针,就延长观察的时间到二三分钟。等到确定了注意力不离开秒针的最长时间后,再按此时间重复三四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秒,若能将注意力连续集中5分钟,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游戏四:堆火柴棍
 
 
家长把多根火柴棍随意搭在一起,让孩子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拿起来,力求做到每拿起一根时不触动其他的,数量由少到多加大难度。
 
 
游戏五:走直线
 
 
让孩子练习走直线,在走直线的过程中练习专注力,等孩子熟悉后,再练习手拿着物品走直线(固体→液体),还可以脚尖接着脚跟,再到平衡木上行走,接着让双手举直,或是双手拿着物品行走。


 


 
“金色雨林的测评系统是针对3-14岁儿童研发的,实验结果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心身健康联合促进实验室论证具有科学性。该系统由家长报告、学生测评、测评师观察三部分组成,在大数据库和科学计算方法的支持下,生成详尽测评报告,定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成为智能配课系统为孩子定制专属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帮您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