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沟通?牢记这几点
添加时间:2019-03-10 16:09:29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你应该见过这样的场面:
小区楼下,孩子在玩摇摇车。时间到了,但孩子不愿意下来说:“我不回家,妈妈我要再玩一次再回家。”
父母开始讲道理了,“快回家!时间已经到了!”孩子不肯走,父母说:“你走不走?你如果不走,我就走了。你爱玩你就自己玩!”
于是孩子开始大声哭闹,父母也没辙,怎么劝也劝不好。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我们经常用这样的行为,可实际上并不管用。因为我们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往往触碰到了很多误区。
亲子沟通最大的误区,叫做“成人思维”。我们用跟一个30岁的人沟通的方式在跟一个两岁的孩子沟通,讲道理、谈条件。
当孩子跟你谈到他的感受的时候,说他面对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犯两种错误。
比如说,孩子玩具小熊的耳朵掉下来了,因为一点点小事哭哭啼啼的。
脾气好一点的家长会说:“不就是一个耳朵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妈妈再给你买一个。”
这就是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玩具坏了,他的感受是很难过的,其实孩子根本不在意玩具的价格高低,他在意的是“妈妈,你了不了解我的心情?”。
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不愿意跟你沟通,因为你根本不在意我的感受呀。
比如说别人不跟我们的孩子玩,这个时候我们家长会说:“宝宝,你主动去找人家玩……”
当孩子跟你说别人不跟他玩的时候,我们给的建议,的确是对的,但是根本没有用,无法让孩子和你更好的沟通。你讲了一些很对的道理,但是孩子听了以后不开心。
所以当孩子跟你说到他的感受的时候,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大概有这么四种。
当孩子在跟你说:“妈妈,我的玩具坏了,你说:“噢!是,真的是。”
这就传递给孩子你能听懂孩子的感受,认同他感受的感觉。
比如说:“别的小朋友不跟你玩是吗?你现在肯定心情很不好。”
当你能尝试着说出孩子的感受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说“妈妈真的了解我现在的心情”,他会继续跟你讲出这个事情的更详细的经过。
比如说小朋友在地上摔了一跤,摔疼了,你说:“宝宝,如果我要有魔法,吹一口气就能让你的膝盖不疼的话,你肯定会特别高兴!”
这个时候孩子会被你逗笑,孩子会觉得:虽然这并不一定能实现,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知道他想要什么。
(4)最后一种,是即使我们想制止他,也要先认同他的感受。
比如说家里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在家里手抓意大利面,抓番茄酱,抓得到处都是!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跟孩子说:“宝宝,我猜用手来吃面条的话肯定特别好玩,很有趣。但是当咱们全家人在一块吃饭的时候,用手吃会不卫生,所以我希望你用叉子吃。”
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要认同他的感受,要让孩子觉得说:我们是知道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好玩。
但如果你真的不同意,你可以制止他的行为,但是要在这之前认同他的感受,这是重点。
到了吃饭时间了,孩子在玩积木,这个孩子不配合,不去吃饭,让我们窝火,我们就容易陷进误区。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是这样的孩子?”我们在指责孩子。
“孩子,我再叫你一次,你如果不来吃,今天就别吃了!你如果不吃,下午就没饭!你到底吃不吃?”
“宝宝,我数三下。一、二……”我估计数不到三,基本上就会发生一些事情,是吧?这就叫命令。
当下孩子可能会配合你一下,但是他的内心是抗拒你的;或者他当下都不会配合你,故意和你捣乱。
我们如果希望孩子跟自己配合、合作的,正确的方式是什么?给大家提供这6个建议:
比如说孩子往地上扔了个香蕉皮,扔了个垃圾,我们就说一句话,用手一指说:“香蕉皮”就完了。
孩子不喜欢听长篇大论,表达得很复杂孩子根本听不懂。越是斩钉截铁,孩子反而会感受到:这是规矩,这是约定成俗的东西,这不需要商量。
宝宝在地上扔了香蕉皮了,你可以说:“宝宝,我发现我们家的厨房地上有香蕉皮。”,你描述你所看到的事情,孩子也能够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你不需要讲得那么复杂,你可以给提示,比如说:“香蕉皮应该扔到垃圾筐里哦。”你就说这一句话。
“宝宝,我们要给花浇水了,我们是用浇花器来浇?还是用喷水壶来浇?还是用杯子来浇?你自己来选择。”
给孩子选择的可能,而不是去命令、威胁,会让孩子觉得你是非常尊重他的,给孩子的感觉会非常的好。
我们的孩子非常喜欢跟父母用各种方式沟通的,书信、便条孩子都很喜欢。你给孩子写一个小便条或者写一封信,写一些你想让他做的事,你看看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惩罚分为两种,第一种叫做“直接后果惩罚”,第二种叫做“间接后果惩罚”,第二种的惩罚更严重。
孩子把碗打碎了,然后惩罚他“不许看电视!”,这种不讲理的方法是最要命的,因为打碎碗和看电视没逻辑关系。如果让孩子学会暴力手段,以后也很难跟别人沟通合作,人生当中会困难重重。
第一种惩罚有时候真的是可以的。比如我们叫孩子吃饭,孩子真的不来,你可以有一些惩罚。
当小朋友、小宝宝做了坏事,被你惩罚了之后,他的心理状态大概分为这么三种:
我们的孩子并不缺少被称赞,但是我们绝大多数的赞赏都是无效的。
跟大家讲一个特别重要的原理,我们夸孩子通常特别错误的,我们叫做“错误三板斧”。是什么?就是夸孩子好聪明、好棒、好厉害。
这种夸孩子的方式,叫做一级反馈,是没办法让孩子有动力去继续前进和变得更好的。
比如孩子练了很久的投篮,终于进球了,错误的夸奖方式是:“宝宝好厉害!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投篮手!”这样宝宝会觉得不真实。
最好的夸孩子的方式,我们叫做二级反馈,就是描述式的。
你要描述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要让孩子知道他好在哪儿,而不是说他好,这个评价就结束了。
正确的夸奖方式是:“宝宝,我发现你在努力的、不断的尝试,最后一次投进去了。你要是这样的话,投篮会越来越准的。”
当你跟孩子之间遇到冲突的时候,你要想到的事情是:你怎么样有更好的沟通的方式,跟他讲下去,而不是怪孩子不好。
“金色雨林的测评系统是针对3-14岁儿童研发的,实验结果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心身健康联合促进实验室论证具有科学性。该系统由家长报告、学生测评、测评师观察三部分组成,在大数据库和科学计算方法的支持下,生成详尽测评报告,定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成为智能配课系统为孩子定制专属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帮您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