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锻炼精细动作大能力
添加时间:2019-06-08 13:25:58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俗话说,心灵手巧。对人类来说,手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锻炼手的精细动作和灵巧性,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部精细动作的良好发展,能够让儿童对事物的属性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有更好的认识,从而促进儿童的知觉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近年来,从全国幼升小面试真题中,我们会发现各大私立校都开始考察“动手操作”,这种题目其实就是考察孩子的思维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及精细动作的发展情况,还有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手眼协调能力及精细动作发展与孩子升入小学后的阅读、绘图、写字等学习活动直接相关。对学龄前儿童而言,4~5岁的儿童其协调性和运用手指的技能已基本发育完全,他们几乎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以自己刷牙、用筷子吃饭、倒水喝、穿衣服、系鞋带,还会用刷子和手指涂鸦。另外,还可以捏泥巴、粘贴图画、用积木搭建较复杂的结构件。
5~6岁的儿童其精细动作已发展完善,他们不但会自制铁圈、小汽车等各种小玩具,会拆或者拼某种东西上,会用剪刀剪喜欢的图案,还会更多地使用某一只手来完成各种操作。他们已经基本学会所有人手所具有的动作。
不过,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学会“解放宝宝的双手”,不要什么事都替宝宝包办,要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动手的机会,平时可以多准备一些材料、时间、空间,教给宝宝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放手让宝宝去实践。本文小编就收罗了一些幼儿可以在家玩的小游戏,家长有时间不妨多带孩子玩一玩,帮助孩子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1)家长和孩子石头剪子布决定顺序,轮流玩。用左手抓着游戏棒,让它们都竖立在桌子上,然后放开。
2)玩的人把倒在桌子上的游戏棒一根一根拿起来(或先捡起一根游戏棒,用它去挑别的游戏棒)归自己所有,拿或挑的时候不能触动别的**,如果触动了,就换人玩。
这样轮流玩,直到把游戏棒全部拿(挑)完为止。谁得到的**多,谁为胜。
2)游戏开始,裁判发出指令,如:“左眼摸右手”、“右眼摸右手”、“右手摸右眼”……
3)其他人按照指令做动作,“眼摸手”不做动作,“手摸眼”做动作。动作错误为输。
用具:筷子两双、装满豆子的盘子两个,空盘子两个,计时器一个,桌子一张。
1)家长先将盘子在桌子上摆好,左边放一个空盘和一个装满豆子的盘子;右边也同样放一个空盘和一个有豆子的盘子。
2)妈妈做裁判,并计时,爸爸和宝宝开始分别用筷子把豆子夹到另一个空盘里。
3)5分钟后,游戏结束。谁的盘子里豆子多,谁就获胜。
豆子可以换成带壳花生或不带壳花生、玻璃球等,根据孩子的能力大小来选择)
用具:彩色硬纸片,磁铁石,回形针若干,剪刀、彩笔、线、小竹竿
1)家长先用彩色的硬纸板,剪出一条条“鱼”,让宝宝用不色色彩的笔给鱼画上嘴巴、眼睛、花纹等,再用回型针钩住“鱼”的嘴巴。
2)将一根长线系在小竹竿上,别一边系一块磁铁石,做为钓鱼竿(可以多做几支)。
3)把鱼散放在地板上,家长和宝宝进行记时的钓鱼比赛。在同一时间里谁钓鱼最多,谁就为胜。
1)家长在地上一段距离两端画好线,将装满了乒乓球的篮子放在终点,空篮子放在起点。
2)由妈妈做裁判,游戏开始后,爸爸和宝宝用筷子夹着乒乓球运到对面的空篮子里。看5分钟时间里,谁运送的乒乓球多,谁就为胜。
1)家长先把小木片和火柴放入水中,再放入方糖。这时候,宝宝会发再火柴和小木片向着方糖的方向移动。
2)家长再将一小块肥皂放入水中,这时火柴和小木片就会向四周散开,让宝宝想想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方糖和肥皂溶于水,造成水的表面张力改变所致,前者溶于水表面张力大,后者的表面张力小。帮前者,物体朝张力大的方向移动;后者,朝相反方面移动)
1)妈妈做裁判,将乒乓球用小网兜装好,并提在手里(高度根据宝宝的身高调整)
2)游戏开始后,先由宝宝用乒乓球拍来回拍击乒乓球,只要有一次没有拍到,就算失败,改由爸爸拍。看谁拍击乒乓球的次数最多,多者为胜。
1)先在地上画一条线,然后在离界线1米处放上若干橘子。
2)妈妈做裁判,爸爸和宝宝分别用绳子去勾橘子到界线处,并捡起来放到自己的篮子里。在规定时间内,谁勾到并捡起的橘子多,谁为胜。
用具:扑克牌一副,人数不限(越多越好,可以邀请小朋友)
1)大家先在桌子旁边坐好,以桌上的人数为序,顺时针方向给人们编号。
2)家长拿出扑克牌,牌面朝下,将扑克按顺序平均分发给每个人,每人手中的牌要保密。
3)分好牌后,按顺序出牌,如果有人的牌与自己的序号相同,大家就把手拍向那张牌,最拍上去的人就输了,可以罚他表演节目。
“金色雨林的测评系统是针对3-14岁儿童研发的,实验结果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心身健康联合促进实验室论证具有科学性。该系统由家长报告、学生测评、测评师观察三部分组成,在大数据库和科学计算方法的支持下,生成详尽测评报告,定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成为智能配课系统为孩子定制专属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帮您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