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的未来
添加时间:2019-06-25 14:13:03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是从习惯培养开始的。
 
好习惯怎样养成,从哪方面养成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01规律生活很重要
 
调查发现:小学里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他的聪明、智商高,而是他们都共同的特点:生活很有规律,下课后先去洗手间,再去饮水,上课听讲也认真,作业写得也整洁。
在校时吃零食、乱买小食品的孩子的家长往往工作忙,自己睡懒觉,不给孩子做早餐,才养成一日三餐没规律和爱吃零食的坏习惯。
 
 
02遵守常规要知道
 
遵守常规就是让孩子懂得顺应、服从,遵守,比如守纪律、懂规矩等。常规包括常规、幼儿园常规、社会常规等。
孩子在家、幼儿园期间不单单是安全保障、吃好睡好,正常的生活常规、良好习惯的调教更为重要。
 
 
03积极参与热情高
 
老师和家长都要去鼓励孩子大胆参与,积极参与,锻炼孩子的自信心。
在家庭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小事应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去做,如:洗手、漱口、洗脚、洗手绢和袜子,整理床铺,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孩子手脚麻利、眼明手快的个人素养。
渐渐地要让孩子明白:你是家庭的成员,这个家也有你的一部分,你要学会为家庭建设做些什么。
 
04文明礼貌重在教
 
人生活在社会里,必须与他人打交道,“不学礼无以立”,和谐的集体生活靠每个人去相互营造。
要教育孩子如何与人交流谈话,进门前敲门但不粗暴猛烈,进门后随手关门、向成人问好,主动换鞋等。
 
05清洁卫生自己搞
 
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优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与己有利于健康、与人出于尊重他人。
生活中注意帮助孩子克服吃手指、抠鼻孔、揉眼、挠头等不雅观的小动作。
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公共场合的卫生问题。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片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考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只要养成好习惯就行了。
 
06收拾整齐能做到
 
孩子上学后有许多收拾课桌、准备下节课的活动,这些都需要平时在家中养成良好的收拾习惯,每做完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回头看看留什么“尾巴”没有。
生活中有很多细节,教育孩子别光说;言传身教树楷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
 
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使,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日,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金色雨林测评:
“金色雨林的测评系统是针对3-14岁儿童研发的,实验结果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心身健康联合促进实验室论证具有科学性。该系统由家长报告、学生测评、测评师观察三部分组成,在大数据库和科学计算方法的支持下,生成详尽测评报告,定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成为智能配课系统为孩子定制专属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帮您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