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时间“拖”着孩子走
添加时间:2019-06-29 11:23:13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有个好的习惯往往能令人终身受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时间观念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密不可分的。

 
时间观
儿童专家认为:时间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很难通过解释说明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到它的意义。
 
很多家长把孩子拖拉、没时间观念以及做事慢半拍都归类到一起,统称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其实,慢半拍和没有时间观念是两个概念。
 
没有时间概念,是孩子从意识层面上对时间就不重视,而慢半拍有很多可能性,其中感觉统合不足的孩子占了很大比例。
 
 
什么是感觉统合呢?
 
 
 
 
简单地说,人的大脑就像一个电脑处理器,而键盘鼠标话筒等就如同人的手、脚、皮肤、听觉、视觉等等。当信息从各个渠道输入进去以后,大脑也就和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一样,开始运算和发布指令,然后计算结果就从屏幕上显示出来,可能还同时播放了音乐、视频、语音等等。
这就好像人在说话的同时,手会有手势、眼镜有眼神等各种各样的动作。这整个的过程,就叫感觉统合。
 
 
 
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节点如果存在一些不足的话,都很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这反应速度比较慢,慢半拍的这样的问题。当然孩子是慢半拍还是慢了3/4拍,就与孩子感觉统合不足的程度有关系了。
 
孩子感觉系统迟钝,就很容易在信号输入的过程中出现慢或者有不明确地现象。
 
造成磨蹭,慢吞吞的原因
1
父母催促太多,扰乱孩子节奏
有时候可能并不是孩子的问题,但大人的督促太多,操心太多,完全扰乱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做事的节奏。
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无法一次性接受两个以上的要求指令,否则思维就会被打乱,手忙脚乱,容易出错,更何谈计划性、条理性和时间观念。
2
父母包办太多,让孩子产生惰性
其实,很多磨蹭、拖延、懒散、缺乏自理能力的小孩,都是爱包办的父母一手培养出来的。
从一开始的孩子磨蹭被催促、被责骂,到后来父母为节约时间一手包办,慢慢的就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
(反正我也做不好,反正做不好会被骂,那还不如不做!)
孩子会变得不懂得承担,也没有承担责任的心,没有责任心不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连带着拖拉变得没时间观念。
 
改变从现在开始
1
作息生活有规律
经常给孩子输入时间的观念,让孩子觉得吃饭、睡觉、学习这类事情到时间就必做的,孩子会乖乖听“时间”的指挥了。
用规律生活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需要家长的身体力行,如果家长本身的生活就没有规律,孩子在认识时间、遵守时间方面就会无所适从。
2
表现的好就有奖励
家长们可以事先约好规矩,到了约定的时间,就一定要遵守。
可能刚开始孩子会耍赖,家长可以事先承诺:如果遵守约定,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有了奖励的刺激,孩子会更认真地遵守约定。
不管是谁,没有遵守时间的,就要受到一点小惩罚,而遵守约定的人可以得到奖励。
3
给孩子制定好计划表
教会孩子学会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
此时最好是,孩子往往能够积极主动地执行。即使暂时忘记了,经过大人的提醒,也会赶紧自觉执行计划表的内容。
孩子自己制定计划表,能够让他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计划好的事情要按时完成,否则后面的计划就无法完成。
无论在什么地方守时都是一个很好的品质,因此,我们强调家长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虽是免费得来,却是最为宝贵。有时间才有生命,管理时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形成时间的概念,有助于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进而学会安排、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金色雨林测评:
“金色雨林的测评系统是针对3-14岁儿童研发的,实验结果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心身健康联合促进实验室论证具有科学性。该系统由家长报告、学生测评、测评师观察三部分组成,在大数据库和科学计算方法的支持下,生成详尽测评报告,定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成为智能配课系统为孩子定制专属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帮您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