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孩子的这个小行为,后患无穷!
添加时间:2019-07-06 11:39:37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常常有家长咨询,如何对付孩子吃手指这个行为?家长们的办法的千奇百怪:有涂辣椒水的,有把孩子手指包起来的,还有直接把红药水点在孩子手指上的……但是,这些办法有用吗?

 
孩子为什么爱吸吮手指?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坏习惯?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
 
01孩子为什么爱吮吸手指?
1、生理反射需要
 
从孩子婴儿期开始,胎儿在母体内就开始吸手指。这是胎儿为了生存特有的一种生理反射,用来练习吸吮动作。专业术语叫做:生理性吸吮反射,是孩子饥饿时需要寻觅的动作。
有家长问:为什么孩子不饿时也吃手指?
 
一方面,孩子是在练习;另一方面,由于这个动作从胎内就开始形成,久而久之,成为孩子疲倦、或无法平静时的一种自我安慰性动作。随着孩子长大,1岁之后到3岁,这种欲望就会逐渐消失。
 
我的孩子到4岁还吃手指,甚至持续到中学,想了很多招都没办法,怎么办?
 
如果孩子4岁之后还是动不动就咬手指,严重时咬到脱皮、出血,这是行为方面的问题,是需要矫治和注意的。2、爱和抚慰的需要
 
吸手指,孩子从原来的生理动作,会逐渐养成习惯,是心理上的连带反应。当他觉得情绪焦躁、有压力、孤单时,或者对肌肤的亲近和爱有需求时,会主动性地进行自我安慰。
 
 
我们常常见到孩子非常喜欢父母、亲人的拥抱,但来自他人的安慰对孩子来说是被动的,而吸手指是自己给自己的安慰,是不需要借助外界的。
 
3、情绪发泄的需要
 
有一些孩子遇到寂寞、焦虑等情绪时,也会借助吸手指来发泄。
 
02孩子吸手指,父母要矫正还是听之任之?
 
正如前文所提,如果4岁之后还有吸吮习惯,我们不把它定义为坏习惯,但它会对孩子发展产生以下这些影响:
 
生理影响
a.手指变形问题:手指常常泡在口水里,会容易出现肿胀、感染,久而久之,造成手指变形;
b.牙齿咬合问题:长期把手指放在嘴里咬,会对牙齿的健康造成影响,如上下齿咬合不紧、牙齿发育问题、影响美观等;
c.健康问题:由于没有注意卫生,脏东西入口造成感染、腹泻等健康问题。
 
心理影响
吸吮手指会引发心理上的连带反应。由于很多家长没有正确的处理,比如涂辣椒水,让孩子觉得自己异于常人,从而可能引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所以,吸吮手指看上去是一个小小的行为,对孩子长期发展还是会产生不良影响。
 
 
03父母怎么做,才能“抢”来孩子的注意力?
▲替代法
 
对小年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替代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夜晚的时候,吸手指的孩子会显得比较安静。而用橡胶奶嘴的孩子,就不容易得到自我安慰。但是我们仍然要让孩子通过替代品,如小礼物、橡胶奶嘴、睡前故事等,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让孩子注意力有所转移。
 
▲肌肤相亲
 
很多家长随着孩子长大,对孩子的拥抱变少。实际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大力拥抱和抚触,对孩子是有很大作用的,尤其是剖宫产的孩子。
如果孩子得到这种爱的抚触,就不会因“缺”而产生不当的情绪发泄办法。因此对孩子的亲情表达不要仅仅停留在语言,更可以多一些肌肤相亲的机会,满足孩子对爱和抚慰的需求,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爱。
 
▲观察法
 
我们知道,吮吸手指有一种原因是孩子感到无聊、孤单。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无聊、寂寞的情况?
 
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和成人的交流是不足以让他们获得足够的心理营养的。成人给孩子的,更多是养育,而不是玩伴。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容易感到孤单。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考虑:
 
可以和孩子进行怎样的活动?
是否活动不够造成无聊时间过多?
他有没有自由玩耍的玩伴和空间?
有没有对孩子要求过高?
孩子是否压力过大?
家长要求是否过高?过于严厉?
如果有,这种压力来源是哪里?
 
▲心理强化
 
4岁之后的孩子已经逐渐长大,理解能力也逐渐增长。家长可以不断给孩子强化:你已经长大啦,不再是小baby,不要再用小baby的方式来咬手指。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慢慢地会从心理上成长,再从言行上改变。
 
金色雨林注意力课程:
金色雨林注意力记忆力课,针对孩子的12项能力(听/视觉广度、听/视觉空间、听/视觉分辨、听/视觉理解、听/视觉记忆、听/视觉统合)设计了超过100种题型。同时依据孩子的测评结果,智能设定训练目标,并选取相应题库与工具进行实操训练,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增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