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的家长,懂得如何在孩子面前示弱
添加时间:2018-10-19 15:33:01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家长不必总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高大形象,不要时时都处于一种强势的地位。家长不要禁止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家长不要觉得孩子这里做的不行,那里做的不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家长应该学会向孩子示弱。可是有的家长对孩子示弱后,孩子表现得更加不知所措了,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在生活中,家长对于孩子总是会有一种天生的保护欲,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照顾。所以一旦孩子有什么需求,家长们都会拼尽全力去满足。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我们的付出习以为常,自然也就不懂得心疼和感恩。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在孩子面前示弱,寻求孩子的帮助,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却不可向孩子示弱,不可纵容孩子的一些无理的要求,不可因娇惯和溺爱而使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例如,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随手丢弃垃圾(空的矿泉水瓶、水果等),必须要求孩子捡回来扔进垃圾箱或装进塑料袋带走。又如,如果孩子在他人面前,尤其是在长辈面前表现出不礼貌的言行,表现出冒犯的言行,一定要求孩子承认错误并向对方道歉。再如,当孩子在应该学习或休息的时间玩电脑、手机游戏或看电视时,一定要予以制止。在这些时候,丝毫的示弱、妥协和退让都可能造成无穷的后患。这时,一定要表现出坚定、强硬和不可动摇的意志。
因此,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适当示弱会让孩子快速地成长。
有的妈妈就是因为太强了,让孩子没有用武之地,什么事情都是妈妈做,孩子只能读书,慢慢地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所以,有时候妈妈要学会偷懒,给孩子一些发挥的机会,你不锻炼一下他们永远不知道他们有多优秀。
例如,在做一些事情时,在做一些家务劳动时,告诉孩子自己已经力不从心,告诉孩子自己需要帮助,邀请孩子与自己一道来完成任务。又如,真正地或假装地向孩子“讨教”。告诉孩子:这个事情我不会做,这个问题我不懂,你能不能教一教我?这些时候,示弱其实是一种智慧,是让孩子在帮助父母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不要以为孩子弱小,其实孩子们身上的天赋可多了。有时候父母示弱一下,很有可能挖掘他们特别的一面。而且能够让孩子更有信心地去施展这种能力。比如说:
跟孩子说这样的话,并不是显示自己的无能,而是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带着这种成就感去诠释天赋时,往往会事半功倍。
有的孩子吃软不吃硬,父母越强势,他们会变得越叛逆。在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显示自己不可一世的威严,这样不只会吓到孩子,也会激起他们内心的叛逆因子。
在各种的人际关系中,适当地示弱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
前些天,地铁上的一个小男孩暖哭了好多人,在成都地铁2号线上,一个小男孩和妈妈一起坐地铁,中途一位阿姨带着小宝宝上车,小男孩主动让了座,然后在妈妈休息时,用手为妈妈垫着头,还帮妈妈背包。
示弱只是为了让孩子更好,把自己树立得太强大了,有时候会让他们迷失了方向。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们的能力,偶尔示弱一下,把孩子们内心的小英雄牵引出来,当孩子感受到了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喜悦时,他们就会一直延续这样的行为,做出很多很暖的行为,总之呢,要记得给孩子一些关心自己的机会,不要只是一味地对他们付出,孩子强大起来一样可以成为父母心中的超人宝贝!
金色雨林创始人林薇女士1994年开始研究儿童学习能力,长久以来,金色雨林致力于为3-14岁的儿童提供学习能力培养。 在长期的实践中林薇女士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荷兰莱顿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张雨青教授积极合作,形成一套成熟的学习能力训练体系“个性化教育方案”( Individual Educational Program,简称 “IEP”)。 通过测评系统,判明孩子的学习能力状况,采用针对性的学习能力训练方案,并辅以家庭教育咨询,心理素质辅导,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