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解决孩子走神问题
添加时间:2018-10-26 19:38:57 作者:nanjing 点击数:
很多家长都反映说,他们的孩子常常吃饭不到一半就坐不住了,看书也是一次最多看两页,要是让他老老实实的坐着,他还总是小动作不断……有些家长甚至还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多动症了。
其实,上述孩子们的行为都是 专注力缺陷的表现。研究表明:人的专注力,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保持良好的专注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 专注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如果专注力涣散,势必会造成效率低下的恶果。那么该如何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呢?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一.不给孩子太多选择
有时候,太多的选择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孩子培养专注力的时候。
研究者们将孩子随机分成两组画画。第一组孩子可以从 3支画笔中选 1支,第二组则可以从 24支中选 1支。结果第 2组的孩子的作品要比第一组孩子画的糟糕得多。
随后,研究者们让孩子们从中选一支自己最喜欢的笔,接着再试着说服孩子们放弃这支笔选择另一样礼物,结果第二组的孩子更容易放弃他们所选择的笔。
施瓦兹教授认为:选项少的孩子不仅更专注于绘画,而且更容易坚持他们最初得到的东西。他把选择过多称为“选择过载”。
因此,家长们在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一次给孩子太多的选择,不要让过多的选择去扰乱孩子纯净的内心。
二.培养孩子自己处理自己事情的能力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从小,父母就应该训练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事要有始有终。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两个孩子都到了可以自己吃饭的年纪。当两个孩子第一次自己捧起了小碗的时候,不出意外都把饭洒了一桌子。
这时候,小 A的妈妈选择继续喂孩子吃饭,认为孩子还不到可以自己吃饭的年龄;小 B的妈妈却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妈妈重新给小 B盛了半碗饭,小 B也努力地挣扎着,用自己的小肉手握着筷子慢慢地往嘴里填饭。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小 A的妈妈代劳了本来小 A应该做的事,于是小 A在吃饭的时候显得很随意,心不在焉;而小 B虽然吃饭艰难一些,但是他是那么专注
想说:如果孩子自己的事情还要家长代劳,那孩子就根本不需要专注力了。有时候,家长的“护犊子”行为正是损害孩子专注力的元凶。
任何一个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牵肠挂肚,我们担心孩子的安全,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爱而限制孩子的发展。
我们可以陪伴孩子,但不要去打扰孩子,让孩子可以自然而专注地独自玩耍。但当他需要陪伴时,他抬头四下观望,就会发现父母在不远处关注着他。
金色雨林注意力记忆力课,针对孩子的12项能力(听/视觉广度、听/视觉空间、听/视觉分辨、听/视觉理解、听/视觉记忆、听/视觉统合)设计了超过100种题型。同时依据孩子的测评结果,智能设定训练目标,并选取相应题库与工具进行实操训练,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增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