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解读孩子的心情辞典(下)
添加时间:2017-05-17 14:15:41 作者:jinseyulin 点击数:

我们继续解读孩子的心情辞典的话题。

场景五:令人费解的执着

孩子的行为:玩认形状的游戏时,孩子一次又一次地试图将一个三角形的积木塞进一个方形的孔里。你把那个三角从孩子手里拿走,试图演示三角应该放进三角形的孔。可是小家伙丝毫不理会,还在争抢中用一个大方块积木打了你的头。

解读孩子心思如果我不是尝试过各种可能的方法,我怎么能知道那个三角不能塞进方孔里呢?我不但要学习了解我能做什么事,还得知道我不能做什么。还有,别以为我是白费力气,我是在练习我的精细动作呢。

更恰当的处理方法:做父母是非常需要耐心的。在你试图帮助孩子之前,先问问他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如果他在拒绝你的同时又显得很焦躁,你可以试试温柔地把着他的手给他一点指引,但保证是他自己在完成工作

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也就是说,父母只有放下成人的架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也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场景六:对浴缸的顽强抵抗

孩子通常很喜欢洗澡。但是今天却一反常态,似乎非常怕水,在你试图把他抱进浴缸时又哭又喊。

孩子的“内心戏”:

“昨天洗澡时我发现肥皂泡泡都从浴缸底那个圆洞洞里漏走了,我很害怕自己也会从那里漏下去。”

更恰当的处理方法:

当你的孩子表现得非常恐惧,请尊重他的感受。来自金色雨林的儿童教育专家指出,“我们并不是总能了解我们的孩子,就像他们也常常觉得我们不可理喻。”孩子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被允许跑到街上去,跟那些漂亮的汽车打个招呼。同样对于他们突然表现出来的情绪,我们也要给他们一些时间来度过难关。所以,如果孩子突然坚持不肯到浴缸里洗澡,那就暂且来一次淋浴吧。

场景七:总是“不”字当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就成了儿子最喜欢的语言。你问他:“你饿了吗?”他一边一口吃下两块小圆饼干,一边干脆地回答:“不!”

你友好地邀请他:“我们一起来跟天线宝宝做游戏吧。”“不!”他严词拒绝,同时却开始在玩具筐里寻找他最喜欢的“小波”。

孩子的“内心戏”:

我那么喜欢说“不”,是因为我本来会说的词就不太多。而且,我喜欢看到我说“不”时你生气的样子,这让我觉得自己很有权威。

更恰当的处理方法:

随便你那爱说“不”的小家伙去展现他的个人意志吧。如果你觉得他实际上很想要你提供的某个东西,你还是照旧给他,故意忽略他的拒绝。另外,换一下提问的方式也是个办法。如果问他:“你吃晚饭吗?”没有效果,倒不如说:“这盘鸡肉真香啊。我想我一口就能把它都吃光。”谁不愿被命令,但他们能接受引导呀!

场景八:成长的反反复复

每次玩滑梯的时候,孩子都要求你抓着她的手帮她滑下来。但今天他却一反常态地让你靠后站,他要自己滑。而从小公园回家的路上,他却又突然不肯自己走路了,一定要你抱着他。

孩子的“内心戏”:

有的时候我想当大人,有时候我只想做回小婴儿。还有的时候我又想当大人又想做小宝宝。我知道你可能觉得很难理解。唉,有的时候连我自己也理解不了自己。

更恰当的处理方法:

你需要学会容忍孩子变化无常的情绪。当他把你推开的时候,不要将生气表露出来。两岁多的孩子正在磕磕绊绊地学会独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面对太多新的情感、责任和能力而觉得应接不暇--这方面,跟青春期很像。而与青少年不同的是,小宝宝语言能力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复杂感受。

以上就是金色雨林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对孩子行为心情的解读,希望能够对家长朋友们有帮助。温馨提示:孩子的行为往往蕴含这很大的心情和情绪色彩在里面,家长和老师需要注意进行观察。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孩子的心情方面的内容,请登录金色雨林官方网站或者到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进行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