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能力,需要换一种角度
添加时间:2017-11-15 09:24:07 作者:kaixuanmen 点击数:

让·皮亚杰是近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是这个学科的典范。皮亚杰曾认为,2-7岁的儿童思考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为此他设计了著名的“三山实验”。
 
实验材料是由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让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然而,这个实验受到当时大部分心理学家的批评,批评者认为“三山”的实验难度太高,如果选材更贴近儿童的认知水平,那么他们是可以完成的。
 
如在 Helen Borke 于 1975 年报告的一项任务中,背景被设定为一个,有小湖、森林、动物、建筑物和人的农庄,而布娃娃被替换为美国著名儿童节目《芝麻街》中的角色 Grover。当研究者把 Grover 放置在农庄各处并询问儿童它能看到什么景象时,即使是三岁的儿童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
 
而这个有力的反驳结论,给我们一条重要的启示:当我们认为儿童不具备某些能力的时候,可能只是我们打开的方式不对。
 
世界知名幼儿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有句名言:“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材,就看如何培养。”培养孩子的能力,应该换一种更接近孩子的方式。
 
什么才是更接近孩子的培养方式?
那就是相信孩子的能力,所有的孩子都有茁壮成长的能力,孩子也能从失败中学到很多东西,不要担心孩子还小,他比你想象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