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挑选适合的感统运动
添加时间:2018-01-26 10:53:51 作者:jinseyulin 点击数:

我们家长都知道孩子的运动其实很有必要的,那怎么才能够就是给孩子去做好更好的选择?

 
首先我们要知道感觉运动能力到底是什么,感觉运动能力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发展阶段而发展出来的运动能力。
 
1、它是孩子跟外界互动的主要渠道。孩子语言还没发展出来的时候,是通过动作去跟人交流、外界交往的。
 
2、是孩子发展言语能力的基础,我们说话说是动作,在孩子的运动时会刺激我们的言语中枢,就是在言语中枢的刺激下,孩子的言语能力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3、感觉运动能力跟孩子的逻辑思维有很大关系,很多学员家长都知道孩子,比如跳绳是需要条理的,跳绳与跨越障碍都需要孩子对空间的判断以及对条理的组织,这些实际上会促进孩子不断的在活动的过程中间在去建立逻辑思维跟空间的直觉。
 
4、感觉运动能力可以促进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运动会增强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并且让孩子更加自信,让比较胆小比较退缩的小孩能够更放开去拥抱这个世界,更放开去跟别人去交朋友。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当孩子大了以后,多做一些竞技类的活动,实际上是特别能够帮助孩子的。
 
 
如何去判断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感觉运动的能力
 
感觉运动能力是智慧的风向标,运动能力的发展阶段,与心理学上,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是非常吻合的。所以从一定的意义来说,运动跟孩子的智慧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就是认知能力,它分为四个阶段。
 
大家看下表,那这张表左边是皮亚杰的认知能力发展阶段,也就是一个孩子智力发展阶段,右边的这一张表是美国的运动性生理学家做的感觉运动能力的发展阶段。

那第一个呢我们先看左边这两个阶段都是0到2岁,在认知发展阶段,孩子是属于感觉运动阶段,就是说一个孩子从在胎内就是说从降生到两岁这个时期,感觉动作是处于一个从无到有的阶段,到这个阶段,你会发现孩子随着大脑的发育而慢慢的发展出来一些基本动作,这些基本动作我们在感觉运动阶段我们也把它叫做是基本运动机能,基本的运动机能有哪一些呢?家长朋友都有过体会,就是当你的孩子从零岁到两岁,从他降生开始会就是转头,然后会拍手,会坐会爬会走,到两岁他也已经会跑,那这些都是属于基本动作。
 
两岁的孩子在基本动作方面,其实还有一项就是叫做基本表情,一个成长到两岁的孩子,其实表情已经已经有了一些我们这样的情绪,比如喜怒哀惧这四个基本表情是都会有的。
 
第二个阶段是两岁到七岁,叫前运算阶段,在右边对应的是感觉运动能力,发展阶段是我们叫做早儿童期阶段,也叫做基本运动机能阶段。孩子在这个早儿童期基本动作就会越来越丰富,孩子从动作不自主的开始向自主的动作发展。但在这个阶段,孩子还是属于注意力不善于分配,处于比较表象的思维,他必须要看见大人示范才会更多的去从模仿中间去学习,在这个阶段我们带孩子做活动一定要注意亲身的示范。
 
虽然时间上认知发展上面是两岁到七岁,感觉运动能力方面,是两岁两岁到五岁半,就说虽然这个年龄可能有一点的差距,但是我们都看见,在六岁以前这个感觉运动能力都为孩子的身体和认知提供了这个刺激,而且这个这些刺激是非常独一无二的。这种刺激实际上是为我们的大脑创建的一个时刻准备能力去学习的环境,所以我们才把它叫做它是智慧的方向标。
 
第三个阶段,左边认知发展阶段7到12岁这个阶段,我们叫做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感觉运动阶段呢叫晚儿童期阶段就是6到10岁也也叫做是一个过渡性机能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小学。在小学阶段你就发现当你跟孩子去做活动的时候,你可以不用一直都是动作示范,你可以告诉他把左手抬高,举到跟肩膀一样的高度,你可以用语言符号来指导孩子做活动,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实际上它是属于语言符号的学习。
 
这个阶段从认知上来说孩子的思维已经具备可逆性。可逆性,就是说他可以反向思维。
 
当他具备了反向思维的能力之后,对于很多语言对孩子来说变得可以理解,这种思维的可逆和转化是这个时期一个基本思维基础,就是智力基础,第二是孩子也开始能够理解守恒的概念,理解守恒的概念,;理解规则。在这个阶段其可以给孩子去培养他做一些竞技类运动。
 
第四个阶段,从12岁到15岁,我们叫做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就是属于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孩子已经具备了越来越多的抽象思维能力,孩子心理活动的想象空间就已经很大了。它完全可以通过抽象的概念推理。在这个阶段孩子其实它具备的比较强的一个思考能力,它缺的是一些经验,缺的是思考的方法,还有生活经历、经验。
 
那在对应的感觉运动阶段,这时候孩子十岁以上的孩子,叫做特殊运动机能阶段,这是什么意思呢?假如我们要培养一个有运动才能的孩子,就让他要去做一些专项的特殊运动,比如有的孩子很可能踢足球没有专门去训练只是自己一种爱好。那十岁以上,我们把它叫做特殊的运动机能,就是可以去做一些比较专门的专项训练。十岁以后一直到青年期都是一个很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个阶段我们会发现,孩子喜欢的活动更具有竞技性。
 
其实感觉运动能力的四个阶段,与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是比较对应的,虽然年龄上只是差距那么一两岁。
 
每个阶段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务,如果在这个阶段不去锻炼它相对应的运动能力,给予孩子足够的运动练习,对他下一阶段的发展就会有阻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能力停留在某一个年龄阶段,没有跟随着他年龄成长而成长,这就会造成能力滞后。
 
 
感觉运动能力与感觉统合能力有什么不同呢?
该选择什么活动让孩子做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其实它就是一个神经神经的一个运作过程,就是说神经的运作过程,它其实更多的是在大脑内部,是是大脑对孩子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的感觉通道输入的信息进行选择、解释、加工的一个神经协调过程,那它只是以运动运动的形式出现。
 
我们经常听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来参加感觉统合的课程,因为孩子本身他就是喜欢活动的。第二是因为运动游戏本身让我们分泌更多多巴胺,它是我们产生快乐的元素。活动让情绪调节到一个非常积极状态,运动的过程中间不仅是在释放孩子的能量,它还能够带来孩子与他人关系的互动。
 
感觉统合他它是经由运动的形式来进行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够把它仅仅理解为是一个运动,因为它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整合,它只是通过大量的运动来反馈出它表现。
 
下图是孩子的大脑。孩子经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这些不同的通道的刺激。感觉刺激作用于他的这个大脑,大脑通过选择性的吸收来整合它的信息,从而作出反应。
 
 
家长怎么去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来选择合适的感觉运动项目
 
首先第一个我们要先要确定孩子的年龄阶段。孩子的认知有一定的发展阶段,跟它感觉运动阶段它是对应的。那我们在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也要根据它的年龄阶段来。
 
以下是各种锻炼孩子不同能力的运动推荐。
 
 
答疑解惑
 
Q:孩子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运动就不去学,比如拍皮球
 
A:这个很正常,孩子自己做不好,他也担心嘛,那怎么办呢,比如讲拍皮球,你要去观察孩子为什么它不喜欢,因为什么不擅长,比如有的孩子他拍皮球不好,原因是什么原因?
 
第一,手部的腕力不够。
第二,它的动作协调性好
第三个他是不是一拍皮球皮球就跑?如果是这样子,是他控制手部的力量控制不好,就是说他还是不自主的动作太多,这些都是我们要去观察的。所以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它不擅长的原因,然后从这个不擅长的地方去入手,帮助他获得成功。
 
Q:二年级的孩子,男孩,上课特别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写作业也拖拉,该怎么解决?
 
A:上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小动作很多的孩子有两种,一种是他只是走神,但是他没有去干扰别人,如果是这种的话,孩子往往是属于形象思维比较比较好,喜欢我们叫做把他叫做白日做梦型,但是这里面你的孩子又是属于小动作很多,他很可能是好动型。如果说好动型的话,感统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量要大。
 
Q:小朋友写作业不定性,做一会儿作业就东摸摸西整整,这该怎么办?
 
A:一个是习惯问题,他可能就是注意力不能够很好地集中,而且中间特别容易受干扰,那这个可以通过学能的训练,比如说感统+学能注意力的方面的训练。第二个就要看一下这个孩子,本身对作业是不是不喜欢,不想写。统合能力不够强也会造成这种情况。握笔写字,写一写一会就觉得累了,中间就找借口就不写,这两种情况都要去分析,如果视动统合不够好,那就需要专门的训练。
 
Q:孩子四岁,胆小,爱发脾气,不会跟小朋友交往,专注力极差,不爱运动。
 
A:四岁做感统训练,五岁以后开始做速叠杯训练。我们现在在金色雨林的官网上,我们就开始有竞技叠杯的信息,需要的家长可以查询。
 
Q:孩子写作业、早晨晚上洗涮、吃饭全都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请问有什么好办法?
 
A:第一,时间观念的培养,怎么去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呢?家长本身来说先要用一些计时器,因如果你的孩子是四五岁以上的,你就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做一些时间的列表。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本身,他的动作反应速度就是慢,他就是属于动作迟钝型,那一定要做感统训练。
 
Q:孩子三岁多,不太和小朋友交流,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不愿意融入进去,习惯自己单独玩,胆子小,去游乐场很多都不敢做,经常说我害怕。
 
A:这个孩子从小到大,会比较拘泥于这个家庭,比较少这个外出活动,这是一个可能性,还有一个可能性。孩子的气质类型可能是属于趋避型的。第三个原因也是他的整个感觉运动能力发育发展的不够好,习惯自己单独玩和胆小经常说我害怕这些都跟他的运动技能和社交技能是有关系的。需要感觉统合的训练,家长也可以多带孩子参与一些活动,
 
Q:三岁触觉敏感,在家能做什么大运动?
 
A:三岁的小朋友呢在家里有几个活动是可以做的。第一,洗澡的时候呢可以用大浴巾给他做一些全身触觉训练。第二,可以在家里玩玩水,玩玩沙子,然后感受一下力,用不同的材质让孩子去抓握。第三,隧道爬行、海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