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感统训练_3岁儿童感统失调的表现
添加时间:2017-10-23 17:39:05 作者:admin 点击数:
中国有句俗话:3岁看大,7岁看老。作为家长我们不要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孩子还小,什么都不知道,等他长大了,就自然明白了。那我要在这时告诉大家:这其实是一种危险的想法。脑科学研究表明:人出生后顾之2-3年内脑的发育最快。一个成人的脑的重量大概有多少克?(大约有1400克)人出生时的脑重要是350-400克,大约为成人的25%左右,到婴儿6个月的时候,脑的重量已是出生时的2倍,大约是成人的50%左右。到第一年末,脑重量为成人的60%,第二年末为成人75%,大概到了第三年末的时候,已达到成人的80%左右。这也就说明了3岁的时候孩子在智能、体能和个性都已定型80%。也就是说0-3岁就是婴幼儿学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科学系统的早期教育,将对幼儿的潜能开发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感觉统合能力不足时,身体、感官、大脑便会由于协调不良而产生混乱,这便是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感统失调主要有前庭失调(平衡感、视觉不良、听觉不良)、触觉失调和本体感失调。由于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是逐渐在宝宝成长中表现出来的,所以症状比较隐蔽,时间比较长,不容易被察觉。但是,只要爸妈认真细致观察,一定能发现问题的蛛丝马迹。
在下列项目中,如果有3项以上,就说明宝宝可能有感觉统合失调方面的苗头
1、 宝宝醒的时候,常常爬上爬下,很好动,不容易安静下来;
2、 常心烦气躁,喜欢攻击他人,经常摔东西;
3、 特别喜欢玩旋转的游乐设施而不会感觉眩晕;
4、 容易粘妈妈或固定的某个人,总要求抱着;
5、 怕陌生的人各环境;
6、 偏食、挑食,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只吃软饭、喝牛奶;
7、 极端害羞,不喜欢和小伙伴玩;
8、 怕黑,不喜欢在空屋内,到处要人陪着;
9、 换床或被子就睡不着觉;
10、常吸吮手指或咬指甲,怕前指甲;
11、喜欢咬被角、咬衣物、咬玩具等;
12、不喜欢被别人抚摸脸部、怕洗发和剪发;
13、吃饭时常掉饭粒,口水多;
14、语言不清,发音不佳,语言能力发展缓慢;
感统失调产生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婴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主要有四种:
A、母体情胎因素: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母亲在怀孕的时候没足够的休息。工作、学习、生活的忙碌、运动的不足都会引起胎位的变化,进而影响宝宝的健康,使各胎儿固有的平衡失常。
B、早期环境因素: 人体在母体子宫胎位的变化过程中,触觉、前庭觉已经逐渐发展。出生后这两种感觉和视、听、味觉等感器官不断影响、相互联系,进行着感觉统合,使所有的学习和动作顺利进行。但如果有以下情况发生,感觉统合就会失调。如早产或剖腹生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洁癖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在婴儿时期(7、8、9)这三个月抱得多,爬得少或由于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过早使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这些都可以造成感觉统合失调。 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当今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不但伙伴减少了,而且由于大多数家长的过分保护造成的该爬没爬,日后就可能出现协调性和平衡感差;该哭的时候不让哭,造成口腔肌肉缺乏锻炼、心肺功能弱、甚至语言表达差。另外,由于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这些也是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如您不确定孩子是否
感统失调,可预约金色雨林感统测评:400-158-1994,竭诚为您服务。